|
【陶艺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:坚守陶艺六十载 推陈出新攀高峰 |
【taoyi】2018-6-20发表: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:坚守陶艺六十载 推陈出新攀高峰 作为陶艺世家“刘胜记”第四代传人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自1959年开始创作,就一直坚守在“石湾公仔”行当,如今仍然在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的工作室工作。至今他原创了300多件作品,《十八罗汉》19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:坚守陶艺六十载 推陈出新攀高峰作为陶艺世家“刘胜记”第四代传人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自1959年开始创作,就一直坚守在“石湾公仔”行当,如今仍然在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的工作室工作。至今他原创了300多件作品,《十八罗汉》199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评比最高奖金杯(珍品)奖,《礼佛罗汉》《小禅师》等作品更是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。 注重细节 对着镜子模仿人物动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这也是刘炳能够六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的动力。1939年出生的刘炳,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,从小就跟着哥哥刘泽棉玩起了“泥巴”。“因为耳濡目染,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石湾陶艺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”刘炳回忆,1960年,他只身赴广州美术学院进修,学到很多有关陶艺理论知识,并且接触国画、书法等艺术门类,奠定了创作的理论基础。 通过多年来对石湾传统陶艺的钻研学习,刘炳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无论是早期创作的《伦文叙》,还是近期出炉的《农学家袁隆平》,这些作品严谨秀逸,静中藏动,线条流畅,一丝不苟,令人回味无穷。 “每件作品的细节,都要经得起考验。”刘炳说,精品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。刘炳的作品主要以历史人物、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等为创作题材,其中他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最为擅长。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背后,离不开刘炳工作室里面一块1米多高的镜子。为了精确还原人物的肌肉、筋骨等线条比例,刘炳常常对着镜子模仿各种作品里面用到的动作,例如单脚跳跃、骑马纵行等,目的就是让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实际。 创作来源于生活,必须深入观察生活,这是刘炳坚持的一个信念。《华佗五禽戏》是刘炳比较有名的作品,在创作期间,他甚至跑去医院、诊所请教老中医。“虎、鹿、熊、猴、鸟,这五种动物我都认真观察过。”刘炳对这些动物如数家珍,每类动物的形态至今还能模仿得出来。 与时俱进艺术构思推陈出新 今年4月,在第十三届佛山艺博会上,刘炳的《张骞通西域》吸引了众多人关注。“其实早在1984年,我去西安考察,回来之后就有感而发创作了一件《张骞出使》。”他坦言,今年恰逢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5周年,于是他又有了新的构思,希望以另外一种姿态来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影响力。 刘炳在专心创作。/佛山日报记者吕金生摄 刘炳介绍,这件作品描绘了张骞骑上宝马,走过无边无际的戈壁和黄沙大漠,促进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。“比起第一次创作的张骞人物形象,《张骞通西域》整个造型给人新鲜感。” 由于作品的艺术性和独特性,《张骞通西域》已被选中在今年6月底举办的2018上海“一带一路”名品展中展出,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以及石湾陶艺的魅力。 事实上,除了《张骞通西域》,刘炳的很多作品的创作理念都曾突破以前的想法,进行新的构思、新的创作。刘炳表示,像《陆羽品茶》《神农尝百草》等,近年来都有重新创作。“同一个人物或者事件,不一定拘泥于旧思维、旧手法,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。” 工匠金句 瞄准了目标,就要勤勤恳恳地去做。无论是创作好一件作品还是做好一件事情,都是同一个道理,不能一蹴而就。在做的过程中,可能需要花费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,只要坚持就能到达成功的终点。—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 工匠朋友圈 在平时的工作中,他是一个“工作狂”,有时候为了创作一件作品,可以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面一整天。他一丝不苟,精益求精,非常注重作品的每一个细节,经常认真研究怎样才能让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,呈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。—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雪玲 原标题: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: 坚守陶艺六十载推陈出新攀高峰 来源-佛山日报 文-记者吕金生 编辑-何欣鸿 瓷砖相关 陶艺陶艺轩陶艺轩陶瓷陶艺轩瓷砖陶艺沙龙陶艺作品,本资讯的关键词:line推陈出新工艺美术陶艺高峰大师刘炳 (【taoyi】更新:2018/6/20 19:53:46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