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陶艺】陶艺风骨 净化灵魂 |
【taoyi】2013-8-1发表: 陶艺风骨 净化灵魂 ——专访《陶金石》刘慧红女士编者按:一首似水缠绵的乐曲在万众屏息的舞台响起,伴随着轻弦柔管在空气中的蔓延,一个矫健阳刚的男子与一名身姿柔美的女子相邀翩翩起舞。欢快的气息从脚尖传递到大脑,乃至 陶艺风骨 净化灵魂——专访《陶金石》刘慧红女士 编者按:一首似水缠绵的乐曲在万众屏息的舞台响起,伴随着轻弦柔管在空气中的蔓延,一个矫健阳刚的男子与一名身姿柔美的女子相邀翩翩起舞。欢快的气息从脚尖传递到大脑,乃至全身每一个细胞,那动人的切分音,那和声的步履,那跳跃的精灵,打破了寂静的夜晚,唤起了旁人一阵又一阵的迷醉,同时赢得了雷鸣的掌声和欢欣的喝彩…… 眼前是一张空白得纯美的宣纸,女子手握毛笔杆,焦一抹均匀的墨水,信笔挥毫,一气呵成,笔酣墨饱的“陶艺之郷”四字便跃然纸上,不禁让现场观众欢呼、呐喊。此时,一股艺术的暖流正在融化人们因操劳生活而疲惫的心…… 这是我在《天下故事走进陶金石》三八特别栏目中,遇见的刘慧红女士。 能读懂刘慧红舞蹈的人,便能读懂生活的细腻。能读懂她书法的人,便能读懂人生的雅趣。能读懂她陶艺品的人,便能读懂喜庆的欢愉。能读懂她性格的人,便能读懂心无旁骛的宁静和执着不朽的心境。《东西传讯》“陶业巾帼”系列专访如期推进,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彰显陶业优秀女性的独特魅力,近日,我刊记者一行走进陶金石,得以近距离与陶艺大师刘慧红女士缠绕,感受那份非凡的儒雅和值得俯瞰的高度。 创作渐入佳境 记者:据悉,您从事陶艺创作已然第31个年头了,能否向读者分享您的心路历程? 刘女士:上帝给了我一双灵巧的双手,我用它塑造陶瓷艺术的凝固。1982年,我踏入陶艺界的门槛,潜心学艺, 1987年毕业于广东省中等师范学校美陶班的陶塑专业后,并师从动物大师欧乾之徒霍英工艺师从事动物创作。 记者:多年来,十二个生肖轮番上演,在不同时期,您是如何去表现同一个动物? 刘女士:不同的时期我会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,寓意的表达也会有所不同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在捕捉灵感和锤炼精华的作品创作期间,一方面我们不摈弃传统工艺的精髓,另一方面加强时代性和时尚性的植入,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,达臻寓意丰富,造型新颖,形象高雅,使作品大放异彩。 记者:能详细例举您的一些佳作并分享其中的寓意吗? 刘女士:例如猪年的《金玉满堂》,一只大母猪呈嫩肉色,嘴角上扬,炯炯有神的月牙眼笑眯眯,带有艺术效果的小酒窝,显得憨态可掬,膝下一群活波的小猪崽在欢快地嬉戏,寓意五子登科,六畜兴旺。 又如鼠年的《大米——i love you》,老鼠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其貌不扬,声名狼藉,,在十二生肖中是较难塑造的动物,何种手法才能化丑为美?经过苦思冥想和反复琢磨后,最后决定采取了大胆的卡通化造型,塑造一只兜风耳、大圆眼、高鼻子、宽脸庞、活泼可爱的卡通鼠,借助青少年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《老鼠爱大米》的内涵,让卡通鼠拖着一米袋,袋上有一只造型可爱的小老鼠与之目光呼应。 再如乙丑年的《牛气冲天》,一头奋发向上的公牛,前蹄腾空飞跃,后蹄强劲稳健,昂首挺胸,目光炯炯,脚踏祥云,以锐不可当之势,冲破愁云惨雾,催人奋发图强。这与传统文化中关于牛默默耕耘和任劳任怨的形象有所不同,同时反映出现代人敢闯敢拼的精神特质。寓意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际,一起奋起,突围而出。 骨子里的执着 记者:您在从艺的道路上遇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想过放弃吗? 刘女士: 04年9月,我主导陶金石为深圳园博园制作一大型园林雕塑。05年陶金石只用百天工期顺利完成深圳罗湖区华景路一幅长达344米的陶瓷浮雕艺术墙,整幅墙面由27幅图案组成,总面积1300多平方米,共6880块陶瓷拼图,以浮雕艺术形式反应罗湖区文化、社会等发展历史和风貌。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陶瓷浮雕艺术墙。可见这项工程的难度和艰巨,倾注了陶金石团队莫大的心血,期间也遇到一些困难,几经周折,总算完满解决。 转眼间,几十年稍纵即逝,在艺术人生的征途中,我遇到过或大或小的困难与挫折,也许未来还会荆棘满路,但我决不低头,从不放弃。 记者:据了解,您的多件优秀作品被省博物馆相中并收入囊中。为此,您是如何转换表现手法来演绎陶塑作品的造型和神韵? 刘女士:陶塑是瞬间动作的凝固,这一凝固有一种永恒、传神之美。勾勒永恒、传真之美,需要拥有一颗美的心,在生活的点滴中捕捉美,体会酝酿乃至表达美,而表达的方式就是陶塑,手法则古今结合,在整体造型上,略带夸张而拟人化,赋予现代气息,而在细节刻画上则采用了石湾特有的传统胎毛技法,胎毛技法相传始自清代黄炳,他把宋、元的翎毛画法移植到石湾陶塑领域,其特具创意的革新手法,使陶塑动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细腻、栩栩如生的立体效果。 此外,秉承对陶艺的热爱,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是我继续阔步向前、更加专注于陶艺创作的动力。 其实,于我而言,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,用欣赏的眼光去注目,用天性的柔情去呵护。 记者:接下来,将如何展望未来? 刘女士:展望未来,我一如既往,期望在艺术创作原基础上超越自我,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品,秉承“把陶瓷艺术品精品带入千家万户”的信念,再创艺术高峰。 记者手札:她打破了传统陶艺的桎梏,以生肖为切入点,融入动物的娇俏,抑或倔强,抑或大气,抑或简练,抑或志远,为人们助庆新年之余增添了收藏价值。她追求文艺全才,即使是兴趣爱好,她也会全力以赴,做到最好。她就是我们熟知的刘慧红女士。她用人生的真善美和对艺术的追求,为我们伫立着一座远离尘嚣的精神宝塔。 在展品的橱窗旁,有幅书法不经意间映入笔者眼帘:爱语如和谐的音乐,微笑如盛开的花朵。善行如浊世的清流,真理如久旱的甘霖。不知出自谁之妙笔,位置也不明显,但深谙俨然是刘慧红女士的行事风格。无声中,隐喻着什么,又不想道破,自有分晓。风尘仆仆的陶金石之旅,并没有抹杀笔者关于生活的热情,反而是刘女士坚毅的陶艺风骨,让人抛开烦琐与累赘,展开微笑迎接未来。这场净化灵魂的旅程,来得纯粹而有力,响亮而奇美,让我们充满希翼,感恩前行。 圆润憨厚的猪,斗志汹涌的牛,可爱极致的鼠,意气风发的鸡,温和干练的蛇……一件件陶艺精品,雅俗共赏,寓意喜庆祥和,为百姓家祈福贺岁,使陶金石成为石湾公仔的响亮品牌符号。刘慧红女士,钟情于手工拉毛胚体的质朴和回归自然的造型,通过陶土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内涵的表达,将作品的线条和神韵刻画得极致。刘女士主张“艺术是想通的,拥有艺术智慧才是陶艺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真正价值。” 凭借这种执着和热血,我们相信刘女士将会为我们奉献更多值得收藏的佳品,在艺术的道路上开一片姹紫嫣红。 (【taoyi】更新:2013/8/1 23:53:31)
![]() |